殷商时期不仅是中国青铜时代文明的顶峰,更是上承一千余年四方文明融汇之趋势,下启三千余年连续不断、多元一体文明之格局,对以后数千年中国社会的基本走向产生了深刻影响。
行谈特邀三位专家,从不同角度介绍殷商文明,许宏老师从二里头到殷商,多维视域的观察,可以让我们的思维复杂化,以求最大限度地迫近历史的真实。牛世山老师在殷墟从事考古工作,将全面介绍商王朝,冀瑞宝老师长期从事商周考古研究,将基于北京大运河博物馆《看·见殷商展》的内容,详细讲解展览文物和文物背后的内容。
01
从二里头到殷墟
展开剩余83%关于夏商考古的发现与思辨
二里头、二里岗、殷墟,三个大致前后相继的考古学文化,一般认为属于夏商两大族群或王朝的遗存。其实,问题很复杂。多维视域的观察,可以让我们的思维复杂化,以求最大限度地迫近历史的真实。讲者拟从学术史和学理的视角,带你开启这一发现与思辨之旅。
主讲人 | 许宏
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,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曾任该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、二里头工作队队长。主要从事中国早期城市、早期国家与早期文明的考古学研究。面向公众的作品有《最早的中国》《何以中国》《东亚青铜潮》《三星堆之惑》《最早的帝国》《城的中国史》《给孩子的考古》等。
02
考古视野下的商王朝
商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,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《诗经》的《玄鸟》篇说“天命玄鸟,降而生商”。传世文献中的片言只字勾画的商人起源与王朝兴起,充满神秘和浪漫。
20世纪20年代以来,以考古学为主体,不断构建起以安阳殷墟和郑州二里冈为代表的商文化,以殷墟甲骨文为关键证据的商王朝历史框架愈加完善,商王国的宏大叙事也更加立体、丰满。可知商王朝是一个超级王国,疆域东西、南北超过1500千米,由内、外服构成宏大的政治地理架构;都城一超独大,展示出成熟王国阶段王都的宏伟气势。殷墟考古证实,商代晚期达到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顶峰,其中大型宫殿建筑、商王陵、甲骨刻辞、青铜器和玉器等冠绝当时,不仅实证中国有文字可靠的历史早到3000年前的商代,也见证了中国古代青铜时代鼎盛时期的辉煌文明、国家政治形态以及技术水平,在古代世界中彰显出中国古代礼制文明的独特风格。
主讲人 | 牛世山
殷墟考古队,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,研究方向为商周历史与文化、中国古代城市的布局与规划等。
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。先后参加商丘市东周古城、宝鸡市周原、安阳市殷墟等都城遗址的考古勘探和发掘,配合长江三峡水库工程巫山段、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阳段的考古发掘等。
现在河南安阳殷墟从事考古研究工作,主持的殷墟王陵区周边考古项目获2022年中国社科院“六大发现”、国家文物局“十大考古发现”。研究方向有商周文化与族群、中国古代城市的规划与建设、信息技术在文物考古中的应用等。
代表作有《先周文化探索》、《陶寺城址的布局与规划初步研究》、《中国古代都城的规划模式初步研究》、《殷墟文化的多样性》、《华夏文明兴起的考古学观察》等。
03
看·见殷商展导览
文物是“以物鉴史 透物见人”的钥匙。造型雄浑厚重、装饰繁褥狞厉的青铜礼器,印证了青铜铸造业的高度集中化生产,昭示着王室垄断高端手工业的政治权力。礼器组合中的觚、爵、斝,以"器以藏礼"的形式构建起森严等级制度。涉及祭祀、田猎、征伐、农事等诸多内容的甲骨,直接反映出方国林立的政治格局和重祭祀、敬祖先、信鬼神的社会背景。温润细腻的玉器、精如琢玉的白陶等,则展现出分工细致的手工业体系。这些文物是商人社会生活与精神世界的鲜活写照,通过它们,让我们得以触摸三千多年前的文明脉动。
主讲人 | 冀瑞宝
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,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考古学硕士,研究方向为 商周考古 。他参与了多次重要的考古发掘和调查工作,包括 西夏王陵六号陵 、 隋唐洛阳城 、 晋阳古城 、固原彭阳东周墓地 、 丁村遗址石沟地点 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、 滹沱河流域区域考古调查 、 云冈石窟窟前遗址发掘报告整理等。
限时3人拼团,优惠价格99元(3讲内容)
线上视频直播,可长期回放
首播时间
2025年7月5日
下午16:00
发布于:北京市金斧子配资.短期股票配资最简单三个技巧.配资网官网最新信息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