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好的兜底九千,月俸六千五,结果缴纳五百子儿的服务费,领到的却是四个轮箍都皴裂了的叫车?
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怄气。
云南的孟先生就撞上了这么一桩事儿,想索回银子还被告知只能返还六成。
这五百大洋,说多不多,但念及这年头营生不易,二百块够一家老小好几日的嚼裹费了,就更让人觉得膈应。
这事儿听着是不是有点似曾相识?
网约车跑腿儿的被“诳”的新闻,这些年就没断过。
各色名目的押金、佣金,还有那些吹得天花乱坠的“兜底进项”,一不小心就成了海市蜃楼。
平台抽水甚高,这已是公认的潜规则,现在看来,连赁车行也想来分润一杯羹。
你说这孟先生图个啥?
不就是想觅个活计,多攒点钱糊口度日嘛。
结果呢?
先是被高薪蛊惑,掏了腰包,然后发觉车况压根儿不行,想退款还被拿捏了一把。
这五百块钱,对于那些动辄几百万上下的大老板而言,可能就是一餐便饭,但对于孟先生这般的升斗小民而言,可能就是半个月的菜金。
这事儿背后,实则也折射出叫车行当的某种乱象。
平台为了跑马圈地,疯狂招徕跑腿儿的,但对车辆的品相、跑腿儿的权益,又当真走心了吗?
很多时候,跑腿儿的就像一颗颗螺丝钉,用废了就丢,反正有的是人想进来。
小蚁车服云南科技有限公司的回应也颇有玩味,说可以换车,但旋即又说没车了,只能开那两辆破轮箍的。
这不就是典型的“店肆欺客”吗?
摆明了就是想让孟先生要么忍气吞声,要么卷铺盖走人。
好在末了经过媒体介入,公司总算松口,愿意悉数退款。
但倘若没有记者帮衬,这事儿又会是个什么景况呢?
话又说回来,何以总有人甘愿相信这些“兜底进项”的诳语?
一方面,着实是生计压力山大,很多人急于寻个营生;另一方面,也是消息壁垒森严,对行当的内情知之甚少。
那些招贤纳士的启事,往往只说好的一面,对潜在的风险却讳莫如深。
与坊间认知相左,很多叫车跑腿儿的,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光鲜。
他们每日披星戴月,栉风沐雨,挣的都是血汗钱。
平台抽水、油钱、车辆损耗,零零碎碎算下来,真正落到自己腰包里的,其实没多少。
当我们习以为常地将缘由归结为跑腿儿的“贪图便宜”时,是否忽略了他们面临的窘境?
高企的营生本钱、寥寥的择业选项,让他们不得不铤而走险,哪怕明知道前方可能有坑。
区区这一个事件,就足以说明问题的冰山一角。
叫车行当发展这么些年,相关的羁縻制度却还不够周全。
平台、赁车行、跑腿儿的,三者之间的权责利,并没有清晰的界定。
这就给了那些不肖商家可乘之隙,他们利用消息不畅,钻制度的空子,戕害跑腿儿的益处。
与其事后补牢,不如事前加紧羁縻。
相关衙门应该尽快完备叫车行当的律例章程,明晰平台、赁车行的责守,加大对虚假鼓吹、欺骗行径的棒喝力度。
唯有如此,才能真正庇护叫车跑腿儿的合法权益,让这个行当走上康庄发展的坦途。
孟先生末了拿回了五百大洋,这事儿算是告一段落。
但他碰到的问题,却依然存在。
那些在网上看到“高薪延揽”启事,心怀憧憬的求职者,依然要擦亮眼睛,多长个心眼。
毕竟,天上不会掉馅饼,那些听起来太美好的应允,往往都藏着猫腻。
这五百块钱,与其说是孟先生的折损,不如说是一记警钟,提醒我们,在追逐美好生计的辰光,也要时时刻刻保持警醒。
金斧子配资.短期股票配资最简单三个技巧.配资网官网最新信息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