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视的《星光大道》这个节目,从2004年开播到现在,已经走了二十多年,原本是给普通老百姓一个展示才艺的平台,很多草根选手通过这里出名,唱歌跳舞啥的都行,赛制简单明了,周赛月赛年度总决赛,一步步比拼上去。
观众爱看的原因就是接地气,那些选手的故事真实,表演也朴实,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。可最近几年,尤其是2024年大改版后,节目改名叫《这一站星光》,从室内搬到户外大篷车,赛制也变了车轮战加爆灯,初衷可能是想更贴近民间高手,但实际执行下来,问题一大堆。
央视综艺频道为了刷新节目形象,2024年2月24日推出第一期《这一站星光》,不再局限于北京演播厅,而是全国巡回,每期去一个地方选拔选手,比如北京延庆站啥的。导演组高浩森他们开车到处跑,找民间艺人,选手来源更广了,有唱歌的、跳舞的、玩杂技的,还有说书的。
赛制上,周赛八组选手比拼,三个嘉宾投票,绿灯通过,爆灯直接晋级,车轮战决定剩余名额。本来这设计听起来不错,能增加互动性和公平性,但实际操作中,问题暴露得淋漓尽致。
第三期6月15日播出,北京延庆站,八组选手:星火组合唱歌模仿凤凰传奇,千斤组合街舞,吴漫漫杂技,陈江山古筝外卖小哥,陈涵语京剧,郭建忠唱歌,尹相然唱歌,黄土娃组合陕北说书。
结果陈江山爆灯直接晋级,黄土娃组合和尹相然投票通过,但星火组合的感染力和吴漫漫的技巧明明更突出,却没上,这就让人觉得投票有猫腻,运气成分太大,不利于真正有实力的选手。
主持人范明是关键人物,他1964年生人,江苏徐州人,国家一级演员,从军区话剧团起步,演过《炊事班的故事》里的老高,《武林外传》里的邢捕头,那些角色让他出名,幽默感强,但跨界主持央视综艺,尤其是这种老牌节目,就显得不合适了。
范明60多岁了,还穿亮色衣服扮嫩,每期上台就爱抢风头,选手表演完,他非要上去嘚瑟一番,模仿动作啥的,占用时间,本该让选手多说说故事或展示才艺,结果观众注意力全被他拉走。
这不是用力过猛的问题,而是根本没搞懂主持人的定位,该推荐选手、串联流程的时候,他热衷于耍宝,镜头前总想当主角。网上不少观众吐槽,说范明主持让节目变味,本来是看选手的,现在成了看他表演小品。
更气人的是嘉宾也跟着抢戏。第三期嘉宾有于洋和骆文博。于洋1988年生,黑龙江鹤岗人,沈阳师范大学毕业,从辽宁卫视起步,2010年上央视春晚演小品,拿过上海电视节新锐主持奖,主持过不少综艺,也演喜剧。
但在节目里,他一上来就跟范明欧式拥抱,亲热得像失散多年的兄弟,选手表演时他各种挤眉弄眼、搭话喝彩,串场时开玩笑调侃,完全不顾场合。这不光抢了选手风头,还干扰了其他嘉宾的判断。
骆文博是舞蹈家,黑龙江齐齐哈尔人,北京舞蹈学院毕业,学民族民间舞,参与过G20峰会和亚运会开幕式,导演舞剧《大名狄公》拿过荷花奖和桃李杯。
但她在节目里点评多年,口头表达一般,艺术鉴赏也平平,点评没啥专业深度,没金句也没分析,就是泛泛而谈。脸部特征明显,眼睛转动时特别突出,但这不是重点,问题是她作为钉子户嘉宾,出勤稳定,却没贡献多少价值,点评环节本该帮选手提升,结果成了走过场。
这些抢戏行为不是孤立的,整个节目执行阶段都体现出理想丰满现实骨感。高手在民间这理念好,但实际选拔的选手水平参差不齐,有的唱功一般,有的表演没感染力,导致节目观赏性不高。加上抢戏太多,主次颠倒,选手才艺展示时间少,观众视线被干扰,理性判断也受影响。
车轮战赛制有运气成分,下一个选手更好却没机会,这在第三期就很明显,黄土娃组合的陕北说书艺术性不如陈涵语的京剧,星火组合模仿得更有活力,吴漫漫杂技也趣味十足,但投票结果偏偏选了别人。
一堆观众吐槽,说节目越改越乱,还不如回最开始的赛制,让选手好好唱歌,别加那些多余环节。百度和知乎上也有帖子分析,指出主持人嘉宾互动过多,影响公平性,建议限制他们的表现空间。
节目后续发展也没彻底解决这些问题。2024年周赛继续,到11月30日年度最后一场,还是车轮战和爆灯。进入2025年,节目调整回室内录制,赛制恢复7月前模式,但名字还叫《这一站星光》,选手呈现方式趋于传统。1月11日总决赛第五场分赛,八组选手比拼,前五晋级。
1月25日总决赛,张梦羽拿年度总冠军,他是音乐教师出身,演唱多首歌曲,发挥稳定。5月24日和6月14日周赛,五组选手分轮表演。7月19日“我和我的暑假”主题晋级赛,八组选手登场。
4月19日和26日抢位赛,6月21日八进六,7月26日“夏日攻略”主题。这些赛事中,抢戏问题虽有缓解,但范明继续主持,于洋这类嘉宾偶尔出现,骆文博还是稳定点评。节目口碑波动,观众通过社交平台反馈,推动改进,但核心问题没根除。
范明的职业生涯没受太大影响,他继续出演新剧,导演作品。于洋主持多档综艺,演喜剧电影。骆文博导演的《大名狄公》2025年4月25日至26日在深圳滨海艺术中心上演,3月22日至23日在临平大剧院演出,她还参与大型活动,拿更多奖项。
节目整体延续二十年传统,选手机会逐步改善,但抢戏乱象让很多人觉得可惜。本该是草根舞台,现在成了明星秀场,这不接地气,也没内涵。想想早期选手,那些农民工唱着家乡歌,感动一大片,现在呢,主持人嘉宾一闹腾,焦点全歪了。希望央视多听听观众意见,别让好节目毁在这些小毛病上。
为什么抢戏这么多?根子在节目定位模糊。原本《星光大道》是纯民间才艺秀,主持人只是引导,现在改版加了娱乐元素,主持人嘉宾都想借机露脸。范明跨界,本想带点喜剧味,结果用力不对地方。于洋这类喜剧演员,习惯了逗乐,忘了这不是脱口秀。
骆文博专业是舞蹈,点评音乐杂技就力不从心。网上资料显示,类似节目如《中国好声音》也曾有嘉宾抢戏争议,但他们通过严格脚本控制解决了。央视可以借鉴,别让执行偏差毁了初衷。选手水平问题也关键,选拔机制需优化,别光靠运气。车轮战虽刺激,但不公因素大,建议加专业评审团,确保投票理性。
从观众角度看,这节目影响不小。很多人从小看起,现在孩子辈也看,但改版后吐槽多。B站弹幕满屏“抢戏”“关灯”,微博热搜上#星光大道改版#讨论激烈。真实数据,2024年收视率比前几年降了点,原因就是这些。
现在节目还在继续,但如果不限抢戏,口碑难回升。建议导演组多选专业嘉宾,主持人专注串联,让选手多展示。毕竟,节目核心是民间高手,不是明星闹腾。张梦羽夺冠后出歌,证明有潜力选手,但需要平台公平支持。总的来说,问题不是范明一人,而是整体执行,抢戏太多让节目失了本真。希望未来改好,别再让观众失望。
金斧子配资.短期股票配资最简单三个技巧.配资网官网最新信息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